加沙议题
处理不慎可毁多元根基
新加坡全社会在拥抱多元种族主义的同时,必须清楚有哪些不能触碰的红线。主管回教事务代部长费绍尔副教授提醒,像加沙这类可能触发身份证治的议题不谨慎处理,我国可能失去数十年来建立的多元社会基础。
费绍尔强调,加沙局势夹杂不同因素,单从宗教或种族角度看待这个议题,“不足够,也不正确”。
新加坡政府9月22日在国会一连发表三份部长声明,宣布将有条件承认巴勒斯坦国。也是内政部高级政务部长的费绍尔随后在9月30日应邀参加上述《遥望加沙》系列对话。有参与者在9月9日第一场对话中,呼吁政府提供更多空间,允许民间举行关注加沙的和平活动;有者则认为,维护种族和谐的重担,往往落在马来回教社群身上。这些尖锐问题,费绍尔都一一做出回应。
他透露,在发表部长声明后,他收到了许多反馈,其中存在不同意见。“有些群组认为我们该承认巴勒斯坦国,也有些反对”。
但费绍尔指出:“这两派人绝大多数都同意,新加坡应把国家利益放在第一位。这攸关的是保护你我、保护所有新加坡人、保护新加坡的未来。”
国家利益是决策优先考量
在将近一小时的专访中,费绍尔多次重申以色列对加沙的行动过了头,也至少10次强调国家利益是我国许多决策的优先考量。
过去一个月来,随着英国、加拿大、澳大利亚和葡萄牙等国家相继承认巴勒斯坦国,吁请新加坡承认巴勒斯坦的呼声再响起。
费绍尔阐明,每个国家承认巴勒勒斯坦国都有各自目的,新加坡也不例外。而新加坡的外交政策始终取决于国家利益,以多元种族宗教为基础,并考虑到我们隶属于东南亚的格局之中。维护国家凝聚力、保障新加坡的安全,以及遵守国际法是我国的第一优先事项。
鉴于巴勒斯坦局势继续以不可预期的方式发展,新加坡的立场也有了调整,”现在的关键是 ‘何时承认’,而非‘是否承认’ ,还有实施针对性制裁。这说明新加坡一直密切关注局势发展,我们维护我们的利益,也希望促进和平”。
加沙议题牵涉宗教与神学,在新加坡尤其牵动马来回教社群的心弦。但费绍尔指出,加沙局势夹杂不同因素,仅从宗教或种族的角度去看问题并不足够,也不正确。“因此政府有必要和基层交流,确保他们了解加沙局势如何和为什么发生”。
巴勒斯坦议题卷入了我国今年5月的大选,相关的舆论中出现了身份政治的迹象。外交部长维文医生和外交部兼内政部高级政务部长沈颖在9月22日的部长声明中警惕,绝不能容许外部事件和势力在我国社会中制造裂痕。
针对加沙局势是否让本地社会出现种族和宗教裂痕的风险,费绍尔提醒,国人必须认清,这样的情况有可能在新加坡发生,不少国家已经出现了这样的势头。
建立相互尊重多元生态
不过他也指出,新加坡和其他国家不同的是,人民数十年来生活在相对凝聚的社会里,建立起相互尊重的生态,也有法律支撑多元社会,“我们的目的不是为了惩罚任何人,而是为了提供有效机制,确保人们不越过某些红线”。而这样的基础,也协助新加坡度过各种挑战,成为我国的社会资本。
费绍尔不讳言,他在大选期间和基层接触时,看到和听到了不同人对加沙议题的反应,以及触碰到敏感议题时,人们的情绪如何被挑动起来。
![]()
最关键的一点是,全社会必须拥抱多元种族主义,也必须清楚有哪些红线。这不只是政府的事,各个政党、机构和个人,都得承担这份责任。
费绍尔副教授
主管回教事务代部长兼内政部高级政务部长
不限制建设性发声
政府不会阻止任何人就加沙议题发声,但前提是以新加坡国家利益为重,通过具建设性、有意义且和谐的方式,在促进彼此理解的环境中进行讨论。
主管回教事务代部长费绍尔针对《遥望加沙》第一场对话观点,作出回应。费绍尔是第二场对话嘉宾。
第一场对话的六位与会者,当时一致表示,营造安全对话空间来坦诚讨论敏感话题,虽然充满挑战但意义重大。
对此,费绍尔明确表态:“我们不会阻止任何人表达意见,人们可以就这个(加沙)议题分享见解,但我们知道,这可能会引发不良后果。”
费绍尔以朋友分享的海外校园实例说明:一场本意良好的和平集会,也可能演变成激烈冲突。那是一场学生讨论加沙问题的集会,开始一切顺利,直到一名与会学生发表具冒犯的言论,大家随即互相嘱咐不要外传。消息还是走漏,觉得被冒犯的另一方也要组织类似活动予以回应,结果引发连锁效应,最终导致冲突升级,校方被迫停课改为线上教学。
面对国外活生生的例子,费绍尔提醒,“我们绝对不能掉以轻心,绝对不能低估这种风险”。
他强调继续提供交流平台的重要性,出发点是为了让人们了解加沙议题的本质,探讨如何一起合作提供援助,以及新加坡和新加坡人在这当中能发挥什么作用。
问答摘要
维系多元和谐
责任人人共担
涉及种族宗教的国内外事件,在多元社会里会对不同社群产生不同程度的反响,而新加坡建设多元种族社会的责任,是由每个人共同承担,不是落在某个特定社群上。
主管回教事务代部长费绍尔在9月底的专访中,就一些人感觉本地马来回教社群似乎承担更多维护社会和谐的责任,作出回应。
这个观点是在《遥望加沙》第一场对话上提出的,有与会者说,维系多元种族和谐的责任,往往落在回教社群身上,即使某地发生的恐怖袭击与他们无关,本地回教徒和社群也会立刻谴责,主动划清界线,声明回教不支持这种行为,“这几乎已成了只要有事发生,我们社群就会做的自动回应”。
对此,费绍尔说:“有些时候,外部的一些课题或事件,对某些社群的影响可能更为深远,比如加沙局势,虽然它影响所有新加坡人,但我认为对回教社群的影响更大,这是不可否认的……在其他情况下,如果外部事件触及广大华人社会,也可能对本地华人产生更大影响。”
不同社群对议题反响有别
不同社群因情感和世界观差异,对某些议题有不同程度的情感共鸣,在他看来无可厚非。因此,建设多元种族社会的责任,该由每个人共同承担。
![]()
我们须要携手合作,与其说这个责任落在回教社群身上,我认为这是一个需要深入思考的问题。我们需要更深入地了解每个社群如何努力作出贡献,以及不同事件和议题,如何在不同社群中引起不同的共鸣或影响。
费绍尔副教授
主管回教事务代部长兼内政部高级政务部长
正如政府过去再三指出,加沙事件已超越种族与宗教界限,是一场人道主义危机。即便如此,费绍尔透露,他本身也听到人们对加沙议题的不同声音,一些人认为加沙的遭遇是哈马斯所作所为导致的。
“我们绝不能低估多元种族环境中分歧所带来的影响……生活上的任何差异都会显现出差距,它可以是正面的,但如果处理不当,就会使差距根深蒂固,并带来负面影响。”
第一场对话中,有参与者提到马来回教社群更关切加沙,源于对加沙背景有更深入了解,认为可以探讨如何让非回教社群也了解其中的背景。
费绍尔认为, 单从基本的人性出发看到加沙受摧毁的程度,即便不了解任何背景,也会触动许多人的心 ,“因为真的太严重,以色列确实太过分”。不过对于这为什么会发生,很多人未必了解。
他说,大家都会被所看到的死亡和毁灭惨状等信息所笼罩,即使想更深究原因和背景,那个地区所承载的复杂历史渊源,也使得人们不易理解它。“这本身对理解,都是一种障碍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