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








10名受访者中,7人表示对本地政治感兴趣,甚至有4人的政治热情达满分。
他们认为,政治与日常生活息息相关,且政策能直接影响人们的生活。因此,参与政治是每个公民的责任,而参与政治也等于参与国家的未来。
不怎么关注政治的青年则认为,新加坡的政治环境相对平静,通常只有在社交媒体上看到有趣的内容时,才会特别留意。
受访者对未来充满期待,纷纷打出5分以上的高分。
自己未来 > 新加坡未来
3人认为自己的未来更乐观,因为新加坡面临全球动荡和内部问题。
新加坡未来=自己未来
3人认为自己和新加坡的未来同样乐观,因为两者都有发展潜力。
自己未来 < 新加坡未来
4人认为新加坡的未来更乐观,他们相信国家的优势,但也意识到人与人之间的竞争更激烈。

战略远见: 治理国家的能力和潜力备受认可。

政治连贯性: 政权交替稳定,给予人民信心。

政策创新: 积极引入新理念并聆听人们心声,但政策转变是否有效仍待观察。

经验: 还需要更多时间适应新角色、证明自己,并与民众建立更深的联系。

制衡政府: 在国会提供替代观点和监督政府方面的角色受到重视,可促进更健康的民主进程,但也有人担忧党派竞争可能导致立法僵局。

知名度与认可度: 工人党和前进党的国会表现,反映人们更渴望政治多元。

政策建议: 提出的替代政策受到认可,但某些建议未能引起强烈共鸣。

资源挑战: 因资源有限带来挑战,但他们支持公民社会并采纳公众观点的努力得到认可。
10名受访者中,只有一人觉得候选人的观点和价值观比政党更重要。
8人则认为政党选出的候选人,价值观必定与政党一致,选民对候选人的初步印象也往往取决于政党的声誉。
也有1人会在投票时综合考虑政党和候选人的价值观、背景和能力。
政党
候选人
两个都重要

社会课题:政府与个人之间的关系、如何解决社会不平等问题
政党和候选人价值观和信念:候选人是否代表人民心声、候选人价值观和愿景、政党未来发展方向
民生课题:住房问题、生活费上涨
受访青年都重视信息来源的多样性与可信度,好全面了解政治局势。大多数受访者强调,应同时使用社交媒体和传统媒体,以获取可靠的政治信息。
9人认为主流媒体获取信息的渠道,也有2人会使用替代媒体
社交媒体是所有青年会使用的平台,但也有3人重视与候选人的互动交流
也有2人会观看国会直播,1人会看政党宣言
有3人说,近期没有什么事会影响他们对下届大选的看法:
其他青年关注的时事可谓五花八门,主要集中在政治、民生和社会议题上:
一些人提到之前的政治话题,如行动党和工人党的桃色事件、前交通部长易华仁以公职人员身份索取和收受利益、部长租住莱道路(Ridout
Road)黑白洋房,以及工人党前议员辣玉莎撒谎门事件。还有青年关心生活费上涨、住房津贴和公民社会等问题。

结论
人民行动党、工人党和前进党的青年团体代表认为,要在来届大选中赢得首投族的支持,关键不仅在于解决他们关心的民生问题,还要了解他们的政治立场、价值观以及对国家未来的愿景。
行动党马来事务署青年组织(MAB Muda)联合主席、蔡厝港集选区议员周凯年指出,新加坡的青年背景多元,但他们都殷切希望实现各自的理念。
“正如黄循财总理强调的,一个政党的责任在于规划新加坡的未来,并说服人民相信行动党是实现这一目标的正确选择。我们在不断自我更新,以便与更多新加坡人制定共同目标,并一直倾听年轻人对新加坡未来的愿景,成为他们青年行动主义的桥梁。”
工人党青年团主席、盛港集选区议员林志蔚副教授则认为,大部分首投族既年轻又受过良好教育,投票时会深思熟虑。
“这实际上意味着,他们不会过于受政党归属和品牌所影响,而更关注候选人的资历和政策立场,特别是针对社会不平等和气候变化等重要议题。同时,他们也会关注候选人的真实性以及为民服务的真诚意愿。”
前进党的青年团体The Youth Catalyst发言人指出,年轻的新加坡人正在寻找能够与他们产生共鸣的政党,并希望政党能提出解决方案以缓解他们的焦虑,给予他们对未来的希望。
前进党认为,青年群体的一个主要痛点是屋价上涨。这正是为何前进党非选区议员与青年团体讨论后,提出了针对控制屋价的建议,包括购买组屋时不用支付土地成本非等。
大选将近,让候选人
听听年轻人的想法吧!
无论你对政经文教,还是选举有什么看法,欢迎发表在社交媒体上。